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岛等高线地形图(图14)以及该岛的气候资料图(图15)
材料二 该岛面积只有67,800平方公里,人口45万左右,且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该岛大部分地区被列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如此古老而美丽的地方使它成为了世界上最令人神往的目的地之一。
(1)根据材料判断,该岛的气候类型为 ,这种气候类型对应自然带为 。
(2)与我国海南岛相比较,该岛发展农业最突出不利条件是 。
(3)甲城街道两旁路灯多由风力发电提供能量而不是由太阳能提供,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依据材料信息,分析该岛应如何因地制宜来发展本地经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资料来源:长江水利网)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年输沙量(108m3) |
占入湖总沙量(%) |
|
长江来沙 |
1.094 |
82.0 |
四水来沙 |
0.241 |
18.0 |
入湖总沙量 |
1.335 |
100 |
出湖总沙量 |
0.351 |
26.3 |
湖内沉积量 |
0.984 |
73.7 |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949 |
1958 |
1974 |
1977 |
1984 |
|
湖泊面积(km2) |
4 350 |
3 141 |
2 820 |
2 740 |
2 691 |
湖泊容积(108m3) |
293 |
228 |
188 |
178 |
174 |
(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 ,该河段的河道特征是 ; 。请用地质作用的原理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还多?
(3)长江在 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原因是什么?
(4)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5)试分析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的有利条件。
图甲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
(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
读我国某河流水文站的气候直方图 (图 (a))及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图 (b))回答。
(1)7、8两月该地降水量约为_________mm。
(2)7、8两月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人题后的括号内)
A.33% | B.43% | C.53% | D.63% |
(3)4月份的峰值流量为____________m3/s。造成此峰值流量的主要补给是 ____________,它对农业生产的益处是 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了什么问题?简要分析其原因。
(2)图中B处河流封冻日数H的取值范围是。
(3)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简要分析其成因。
(4)近年来,我国已停止了在C地区的农垦项目,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是。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图
材料二:乙地区出产一种巴丹木干果,是世界四大名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1千克可卖8美元。可该地区巴丹木的产量每亩只有三四千克,很少有人因种植巴丹木致富,因此,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两年前,科研人员发现,因巴丹木干果的花香比不上杏花、桃花、梨花,难以招蜂引蝶,故授粉机会少,果实寥寥。后来,在花粉上洒蜜水,使蜜蜂纷至沓来,亩产提高到80千克,巴丹木干果便成了摇钱树。
(1)图中甲山脉北坡生长着繁茂的森林,而南坡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甲山脉大体呈走向。该山脉中有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
(3)乙所在大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是什么?并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4)乙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原因是。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该地资源大量输往地区,这对资源输出地区有什么重要的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