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题。

关于图中A和D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的线速度比D小 B.A的线速度和D一样
C.A的角速度比D大 D.A的角速度和D一样

春分日这一天

A.A和D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AG纬线
C.B比C先看日出 D.A比B先到看日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地区
C.华南、西南地区 D.东北、东南地区

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图Ⅰ为2002年10月30日由卫星所拍摄意大利西西里岛某灾害发生后第4天的影像,图Ⅱ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据图判断,该灾害最可能是 ( )

A.森林火灾 B.火山喷发
C.龙卷风 D.沙尘暴

此图所示灾害发生区盛行风向是 (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图片说明,在灾害监测中 ( )

A.遥感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B.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C.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D.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读我国自然灾害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地区成为双最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壳运动活跃,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石漠化面积广大,工业化水平高
C.水旱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水平高
D.气候干旱,城市化水平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成正比
B.自然环境过渡地带致灾指数较高
C.乙地为最低值区,生态环境良好
D.丙地成灾指数高,不适宜农业发展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回答以下问题。
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海平面将上升

防治全球变暖应采取 ()

A.各国要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不要去管别的国家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C.砍伐森林,满足人们对木材的需求
D.禁止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

据报道,2011年10月28日,我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用于客机试飞取得成功了,此次试飞中混合的生物燃料,来自麻风树结出的小桐子果实。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目前,中石油已经在云南、四川、江西等地种植了120万亩麻风树,其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主要是()

A.适宜森林种植的山地面积广 B.国家政策提倡“退耕还林”
C.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以麻风树果实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如得以推广使用,则可()

A.缓和气候变暖趋势 B.解决能源紧张矛盾
C.完全取代矿物燃料 D.降低航空运输成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