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 D.思想控制已经放松 |
1978年2月,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国家计委提出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提出到2000年以前,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许多省的工业水平将赶上和超过欧洲的某些工业发达国家。这表明
A.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向经济建设的转移 |
B.经济建设中左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克服 |
C.思想解放大大调动了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
D.党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认识脱离实际 |
1888年4月《申报》载文: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这反映出
①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剧烈冲突②上海处于开风气之先地位
③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④社会生活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37和1938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此举是为了彰显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的决心 | B.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精神 |
C.民主协商共建和平的追求 |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愿望 |
史学大师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作者认为,研究历史应当
A.尊重史实 | B.集思广益 |
C.一分为二 | D.设身处地 |
“官僚阶层过去为豪门大族所垄断,至此而改变为与绅士阶层相表里。军队中的将领逐渐失去了左右政治的力量,文官政治确立为统治帝国的原则……儒家单独的伦理性格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必须掺和理智上的新因素,才能适应于新的环境。”材料所阐述历史阶段是
A.战国 | B.秦朝 |
C.唐宋 | D.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