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并促成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德国出现领导力量“错位”的主要表现是( )
A.德意志的四分五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
B.俾斯麦的雄才大略,推行“铁血政策” |
C.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
D.普鲁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发展迅速 |
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③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促进了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现代增长模式”是指( )
A.资本原始积累模式 | B.科学主导型模式 |
C.商品输出模式 | D.信息通讯模式 |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背景是( )
A.都因为国际战争而引发 |
B.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
C.均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
D.都发生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