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铜锌组成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 |
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
D.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
下列变化能够实现的是:①弱酸与盐溶液反应生成强酸;②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有气体生成;③两种酸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④复分解反应中既没有生成水,也没有生成沉淀和气体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②④![]() |
C.只有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 ![]() |
B.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可能发生了:![]() ![]() ![]() |
C.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 tool的质量为52.59,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 ![]() ![]() |
D.若化学计量数![]() ![]() ![]() |
某溶液中含有、
、
、
;、
等五种离子。将过量的
G固体加入其中后.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
B.、
、
C.、
D.、
、
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2B(g)C(g)3D(g);
现将2mol A和2 mol B充人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mol C和6 mol 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的体积为2V(如图所示),保持反应过程中两容器的温度与起始时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两容器内压强相等![]() |
B.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相等![]() |
C.向甲容器中再充人2 molA和2 molB,平衡后甲中物质C的浓度不变![]() |
D.向乙容器中再充入2 molC和6 molD,平衡后乙中物质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 |
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
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
C.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高
D.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