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编号仪器名称:a ;b 。
⑵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B”或“C”)。
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c”或“d”),验满的方法是 ,相对于B装置,C装置的优点是 。
⑷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 7(填“>”、“<”或“=”),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现象为
木炭、镁条、氢气等许多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其变化的本质和现象有不少共同之处,如:反应都需要点燃;生成物都是氧化物。请你再归纳出它们的三个共同点。
(1);
(2);
(3)。
(1)把一块棉布手帕浸入由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而成的液体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并轻轻地来回抖动手帕,火焰熄灭后,发现手帕并没有被烧坏。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用火柴能点燃蜡烛,而不能点燃煤球,为什么?
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 请填空:
(1)A图中水的作用是;
(2)B图中水的作用是 ;
(3)B图中的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1)将一个吹入部分空气的气球放入吸滤瓶中,如图所示塞紧瓶塞,接上抽气机抽气。则其中的气球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2)如果打开瓶塞,通过支管向瓶内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又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氧气(O2)和臭氧(O3)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