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
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 |
某博客的一个贴子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绘制了一个示意图,如图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一超多强”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A.日中俄印 | B.法德英日 |
C.欧日俄中 | D.亚非拉美 |
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示意图,图中显示出中国与外国建交的三次高峰。下列对90年代出现的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分析错误的是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
B.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
C.中国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以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 |
D.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
从专制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分别颁布于1875年、1689年、1954年 |
B.由国民议会、议会、全国人大制定 |
C.分别体现了三权分立、“会议至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
D.标志着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
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过“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外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泽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
A.永久居住权 | B.海关管理权 | C.领事裁判权 | D.片面最惠国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