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表中的步骤连续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资料:Ⅰ.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Ⅱ.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通过炽热的木炭,恢复到原温度 |
气体体积不变 |
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固体变为红色 |
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
粉末变为蓝色 |
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石灰水变浑浊 |
下列关于该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O2、CO和 H2 B.一定含有H2,一定不含CO2和CO
C.一定含有CO2和 H2,可能含有CO D.一定含有CO和 H2,一定不含CO2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
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 D.轮胎充气——分子子间有间隔 |
二氧化碳常用来灭火,是因为它具有以下性质
①本身不能燃烧②不支持燃烧③能溶于水④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要区别下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物质 |
区别的方法或试剂 |
|
A |
氧气与氮气 |
带火星的木条 |
B |
硬水与软水 |
加肥皂水 |
C |
铁片与铜片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与氮气 |
点燃的木条 |
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A.使用氟里昂做制冷剂 | B.燃烧煤 |
C.超音速飞机排放尾气 |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
据广州日报2011年5月17日的报道,广东紫金县违规排污事件造成的铅(Pb)污染已导致45人血铅超标。符号Pb不能表示
A.铅元素 | B.金属铅 | C.一个铅原子 | D.一个铅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