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表中的步骤连续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资料:Ⅰ.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Ⅱ.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通过炽热的木炭,恢复到原温度
气体体积不变
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固体变为红色
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粉末变为蓝色
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关于该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O2、CO和 H2             B.一定含有H2,一定不含CO2和CO
C.一定含有CO2和 H2,可能含有CO     D.一定含有CO和 H2,一定不含CO2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入稀H2SO4
定温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24.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加热,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NaOH
NH4Cl
NaCl
H2O
X
反应前质量/g
8.0
10.7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1.7
3.6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8 B.X不一定是化合物
C.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在点燃条件下,M和N反应生成X和Y。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X
Y
微观示意图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在该反应中,生成X和Y的质量比为9:22
C.M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在该反应中,M和N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鉴别盐酸、NaOH溶液、Ca(OH)2溶液
除去铁粉中的氧化铁粉末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方案1
加澄清石灰水
滴加碳酸钠溶液
加适量稀盐酸
通过灼热氧化铁
方案2
滴加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用磁铁吸引
通入澄清石灰水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4NH3 + 3O2 点燃 2X + 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氨属于混合物 B.X的化学式为N2
C.液氨燃烧属于置换反应 D.氨气在常压下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