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荧屏热播】近日,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正在央视热播,赢得好评不断。剧中的女主角周阿雨,独自一人被送到意大利半工半读,历经人生的各种坎坷,曾经一度情绪十分的低落,天天思念家乡与家人。假如你是周阿雨的好朋友,请你帮她解决以下问题。
(1)面对情绪不好的阿雨,你有哪些方法帮她调节情绪?
(2)情绪是与人的心态紧密相连的,请你告诉阿雨如何才能培养乐观健康的心态?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学会调控情绪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作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两架“主引擎”,长江三角与珠三角间有意无意的“竞争”一直存在。然而,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两个三角的区域意识发生了变化。早在2005年,来自江苏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和来自广东南海、顺德、东莞、中山等地的300多名青年企业家就聚会江苏江阴,召开了“苏粤4+4青商合作联盟峰会”。这8个县级市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被分别称为当地的“四小虎”。在与会者眼里,这次聚会是两大三角洲民营企业间的“相亲”。这次“相亲”给与会的两地企业带来了数十个合作项目和合作意向。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请说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竞争属于什么类型的竞争?
(2)长三角与珠三角在竞争中进行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新华网北京2006年11月4日电(记者刘东凯、李诗佳、郝亚琳)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论坛共同主席国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等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开幕式。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天是值得历史记住的日子。我们中非领导人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相聚北京,共叙友情,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同事和嘉宾前来出席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胡锦涛指出,今年正值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重洋,但中非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50年来,中非人民紧密团结,中非友好不断深化。今天,中非友好已深深扎根在双方人民心中。中非友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关键是我们在发展相互关系中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正确原则。
━━真诚友好,是中非友谊不断加强的坚实基础。我们双方都珍视中非传统友谊,诚心诚意致力于中非友好事业。
━━平等相待,是中非互信日益增进的重要保证。我们双方都尊重对方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对方的关切,认真学习对方的发展经验。
━━相互支持,是中非合作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我们双方都衷心希望并真心支持对方发展进步,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
━━共同发展,是中非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我们双方都坚持互利互惠的友好合作,让发展成果惠及双方人民。
(1)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十分重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在学习、生活中,你一定有很多与他人合作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共分享。

【天宫一号】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等观看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的全过程,他们同现场的工作人员亲切握手,表示祝贺和慰问。
材料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30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是表示; “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要感谢付出辛勤努力的中国十几万航天人,他们每一个人的工作都非常关键,不能有丝毫的闪失;同时指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近20年来,花费约为350亿元人民币,规模适度,与国家经济同步发展。
(1)“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而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是指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2)建国以来,航天工作者在我国社会发展史中留下了许多独特的精神财富,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项精神财富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的原因(6分)

【人口普查】
读图,回答问题:(以下是浙江省近三年人口调查部分图表)
图一:浙江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图二:浙江省外人口流入情况:

(1)图一反映了我省人口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图二反映了我省人口的什么特点?这对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什么?

【社会实践】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新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社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三:农村实行改革以后,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三中农民拥护的是什么改革?这很快解决了我国十多亿人口的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的改革实现后,农村的土地归谁所有?
(4)通过对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