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11分)
  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魏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注释】①异日者:昔日,从前。②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③京台:高台。④虚发:虚拉弓弦,不放箭。 ⑤孽:伤病。 ⑥故疮:旧伤。⑦陨:坠落。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的字词。
(1)更羸魏王曰(         )
(2)臣为魏王引弓虚发而鸟(          )
(3)有间,雁从东方来  (              )
翻译下列句子。
(1)先生何以知之?
(2)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
根据你的积累,由这则寓言故事概括出来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②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谏:好言相劝。③舆:手推的小车 ④凶:不吉利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欲捐之() ②是负义也() ③父不从() ④乃载祖归养()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
汝何以收此凶具?
原谷“收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或蓄马,庞且峻,雄而有力,鬣①长蔽目不见物。尝游牧山中,群兽莫敢角。遇虎辄斗,斗辄终日,无胜败而退。见者告其主人,而誉其马之勇。主人曰:“壮哉马乎!然马不胜虎者,鬣蔽目也。去其鬣,马必胜矣。”遂翦而去之。明日,尾其马之所之。果遇虎。马见虎,颠而踬②,未及三接,而马为虎所毙。主人惋惜而去。道思其故而不得,归而告其父老。父老曰:“而亦知夫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乎?始之所以敢于斗者,以目蔽,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既而知其为虎,则神怯矣。怯故馁,馁故败。天下事,成于勇,而败于怯,比比然也,独马也哉!”
[注释]①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②颠而踬zhì:跌跌撞撞的样子。
下列各句中的“以”和“以目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或蓄马或:(2)尝游牧山中尝:
(3)而誉其马之勇誉:(4)道思其故而不得故: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1)明日,尾其马之所之。
(2)未及三接,而马为虎所毙。
思考:文中的马为什么敢和老虎斗上一整天,还能够不分胜负?

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有闻:②不蔓不: ③李太白诗④湖天色: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莲出淤泥而不染湖中荷花尽作飘摇
B.实花中仙子也荷花雨所洗
C.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大雨倾盆
D.忆年少时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翻译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请加以分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划分停顿。(2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解释加点词语
①略无阙处②吾忘持度
③遽契其舟④虽乘奔御风
⑤拔山倒树⑥重岩叠嶂
翻译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①《三峡》的作者 _,是(朝代)著名家、家。课文选自。三峡指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两省之间的、、。
②“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以“峻”状,以“荣”状,以“茂”字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