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mL),甲试管内又加入了2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保持10min后取出,各加入0.5 mL碘液,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此学生的实验程序上有一个错误,请你指出
A.乙试管应置于低温或室温 | B.乙试管应加4ml唾液 |
C.乙试管应加与唾液等量的清水 | D.应再加一个试管,内加些酸或碱 |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于分裂期的()
A.前期 | B.中期 | C.后期 | D.末期 |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A.间期 | B.中期 | C.后期 | D.末期 |
下图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关基因为A、a)和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
B.Ⅱ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
C.Ⅲ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 1
D.若Ⅲ 3与Ⅲ 7结婚,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是1/4
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刚刚完成着丝点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着丝点分裂会导致DNA数目加倍 |
B.此时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C.此时细胞的每个核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是在间期合成的 |
D.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该生物体细胞的两倍 |
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A.男孩、男孩 | B.女孩、女孩 |
C.男孩、女孩 | D.女孩、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