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氢,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过氧化氢酶的存在可以将其分解为水和氧气,其催化活性可用如下方法测定:用打孔器将滤绕制成小圆片,浸泡在含酶的过氧化氢缓冲液中,实验开始时,小圆片沉降在溶液的底部,但后来会浮出液面,记录小圆片上浮的时间,用时间的倒数来表示过氧化氢的催化活性。为研究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重复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圆滤纸片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开始上浮的原因是 。
(2)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用缓冲液的目的是 。
(3)根据图中的曲线描述反应物浓度与过氧化氢酶催化速率间的关系
。
(4)当底物浓度超过140mol·L-1时,反应速率不再加快的原因是 。
(5)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不同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以实验,::
①取6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B1、B2、C1、C2,在A1、B1、C1中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缓冲液和小圆滤纸片,在A2、B2、C2中加入适量等量的过氧化氢酶溶液。请完成以下步骤:
②
。
③ 。
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盛有10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
(2)小麦幼根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________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
(3)为了研究小麦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小麦根尖的分生区处于______期的细胞染色体。若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培育中的小麦幼苗根部,则此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处理前相比较,其数目________。
(4)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操作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在培养皿中萌发至3cm的小麦幼苗,罩以侧面开一个小孔的纸盒,胚芽鞘弯向小孔生长。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在细胞水平上证明,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示意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中填序号,“”上填名称)
(1)转录的模板是[ ]中的一条链,产物如图中的[](至少填写2种)。
(2)翻译的场所是[ ],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 ]。
(3)遗传密码子在[ ],生物体中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种。
(4)如果某一条多肽链中含有150个肽键,则控制合成该多肽链的基因中至少应含有个碱基。
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
(1)依据图中所示,果蝇体细胞中共有对染色体。
(2)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A、a在X染色体上,红眼、白眼在遗传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因此这类性状的遗传被称为。
(3)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种配子。
(4)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中的白眼残翅果蝇的基因型是;若仅考虑果蝇的翅型遗传,则F1长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下图表示利用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该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③经④培育成⑤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③培育成④常用方法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Ⅳ是______,其形成的⑥称为______________。
下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细胞有__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_个DNA分子,属于_________期。
(2)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3)D图所示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有条染色单体。
(4)若该生物体的基因为Dd,则D与d的分离发生在图所示时期。
(5)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