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B.图示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 |
C.如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
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下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A.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发生变化 |
B.只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C.物种总数起始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
D.成熟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 |
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右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
A.125只/公顷 | B.100只/公顷 | C.75只/公顷 | D.50只/公顷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