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 。当 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 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 反应而脱落,这是 细胞所起的作用。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其特点是 ,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 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下图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有,图中A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复制原点。
(2)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T-DNA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图中②过程的方法称为。
(3)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检测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4)图中③过程常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此技术首先需通过细胞的_______过程,培养出________,然后经再分化形成小植株,其原理是_________。
(5)图中③过程培育到___________,将其包上人工种皮,可制成神奇的人工种子。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回答与酵母菌相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1)用葡萄酿制果酒时,不可过度清洗葡萄,原因是。发酵装置如图,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其目的是。若阀a、b一直打开,最后的发酵产物是(果酒/果醋)。若想得到另外一种发酵产物,阀a、b的正确操作应为。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和调低pH,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诱变处理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选出突变菌。
(3)上述步骤2、3的目的分别是和。
(4)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却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若要酵母菌能利用植物秸秆进行发酵制取酒精,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举两种方法)
油菜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下图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途径培育出了高油油菜(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 和 。
(2)据图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 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中的 过程。此外,图中信息还提示可采取 措施提高油菜的含油量。
(3)油菜的花色有黄、白之分,种子中芥酸含量有高、低之分,成熟时间有早、晚之分。黄花低芥酸早熟和白花高芥酸晚熟油菜杂交,F1全部为白花高芥酸早熟,F1自交得到F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
②若三对基因遵循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2的表现型有 种。F2中高芥酸早熟个体的比例为 ,其中纯合子占 。F2中杂合的黄花低芥酸早熟个体的比例为 。
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某实验小组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盛有适宜培养液的两只试管中,1试管和2试管的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5%和0.03%,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曲线1、曲线2。请分析回答:
(1)测定净光合速率除了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测定吸收量。
(2)据图可知,限制D点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限制EF段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F点的含义是______。
(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CO2浓度为0.05%),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光照下释放O2(mg/h) |
9.67 |
14.67 |
19.67 |
21.67 |
19.33 |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分析并设计探究实验思路: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应如何设置该自变量?_________。
②同时,还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
(1)由图可知,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抗体、、和CO2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传递,以上两种途径的实现离不开细胞膜表面的识别作用。
(2)图中A表示,当③分泌过多时,对A和垂体起作用,图中C可由细胞分化而来。
(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