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包括()
①生产的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②形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
③形成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
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A.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B.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

《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