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造成了空前的破坏,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
B.垄断组织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
C.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形成尖锐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丧失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是
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②对资本家生产资料实行赎买
③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采用代表汉、满、蒙、
回、藏的五色旗为国旗,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A.民族主义观念 B.民权主义价值
C.民生主义思想 D.民主主义内涵

下列报刊中,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

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与成果之间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康有为一《孔子改制考》 B.陈独秀一《文学改良刍议》
C.李大钊一《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毛泽东一《井冈山的斗争》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升平盛世即君主立宪阶段。他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B.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C.纠正传统儒学的不足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