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遭到资本家的坚决反对 |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
C.新政牺牲了资本家的部分利益 |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
有学者认为:“新德意志帝国树立之政治制度,……表面上帝国政治受国民代表之支配,但实际上,则制宪者之设计至巧,将实权保留于上流阶层,而拥戴一个独裁君主。”该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
A.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
B.政治权力由帝国议会掌控 |
C.共和派和保皇派势力相当 |
D.容克贵族占主导,资产阶级次之 |
19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这说明当时英国()
A.资产阶级强调等级观念 | B.民生住房得到有效保障 |
C.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 | D.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
B.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
C.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
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
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
从1966年到1976年这10年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1%,虽然大大低于1952年至1966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隐藏着危机,但总算有所增长。这说明文革时期( )
A.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巨大 |
B.受政治运动影响经济发展放缓 |
C.经济发展慢于三大改造时期 |
D.政治运动没有影响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