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A.掀起瓜分狂潮 |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 C.扩大资本输出 | D.割占中国台湾 |
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下列选项与宣传主题相符的是
A.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 |
B.实施“五年计划” |
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设立经济特区 |
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提供依据的是
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为中国革命重心转移指明了方向。这一“转移”指
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
B.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
C.由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包围城市转变 |
D.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 |
图所示小说发表于1910年。作者陆士谔以梦为载体,畅想立宪四十年后(1951年)的新中国美好景象。该书的发表
A.证明中国已经实现民族独立 |
B.体现中华民国建立后国人的美好愿望 |
C.反映民众对自由民主繁荣富强的追求 |
D.说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 |
下表反映了该时期中国
中国近代产业结构(1887—1936年)
![]() 结构年份 |
国民收入 |
就业人口 |
||
1887 |
1936 |
1887 |
1936 |
|
农业(%) |
69.62 |
64.50 |
80.00 |
75.52 |
工业、服务业(%) |
30.38 |
35.50 |
20.00 |
24.48 |
①城市化水平较高②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③工业化远未实现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