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釜底抽薪”所体现的哲学道理不一致的是
A.十个指头按跳蚤 | B.画龙点睛 |
C.提纲挈领 | D.牵牛要牵牛鼻子 |
(年天津政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
(年江苏政治)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
(年上海政治)“一路一带”沿线各国有的能源富集,有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的地理区位优势独特。这种比较优势表明,由我国倡议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有利于实现沿线各国
A.和睦互信,共同安全 | B.包容开放、文明对话 |
C.民主平等,协调合作 | D.互利互赢,共同发展 |
(年上海政治)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昭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违背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毒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不是人类和平之策。人类共存之道与和平之策是
A.奉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
C.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D.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年海南政治)2014年初,部分西非国家爆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截至2014年底,中国向埃博拉疫区提供了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派出1000多人次的传染病专家和医护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积极帮助疫区国家开展防疫工作
①显示中国具有防控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实力
②表明国际援助是构建国际新秩序的有效途径
③体现了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深厚的传统友谊
④表明中国积极承担与其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