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    )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着人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像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徐悲鸿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画家。他的历史巨作《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外国观众看了之后都为之震撼。 材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时代精神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六)是布依族的传统歌节,为纪念这一民族节日,贵州省荔波县联山湾举办第四届“六月六”布依歌节活动。我们通过“六月六”布依歌节活动可以()
①感受布依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接受布依族文化熏陶同化
③领略布依族文化的韵味
④消除不同民族文化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一些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往往会感觉:“国外虽好终是客。”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些人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主观的、随意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