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 )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幅创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分隔在浙江和台湾,围绕这幅画合壁的多次努力,让两岸人们有了新的期待。这说明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 B.两岸文化具有趋同性
C.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2010年2月3日,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领衔主演的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在北京上演,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舞蹈而激动,更为这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传统的民族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

A.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源泉 B.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目标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在当今扬州改革开放的洪流中产生了徐兆华、李彬、王文华、吉文秀……一批又一批“扬州好人”,他们的感人精神相继走上央视《道德观察》栏目,在全国观众中产生强烈共鸣。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具有同步性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