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使用竹木简牍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首次在敦煌等地挖掘到了大量汉代简牍,轰动了世界。这些简牍地出土成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汉字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C.我国各民族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
D.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

汉简以生动、具体的实物形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表明( )

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B.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地特征
D.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多年来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他在其公司网站上称将捐出全部50多亿元人民币财产。陈光标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满足他人的需要 B.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物质贡献是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唯—标准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正在编制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人数”问题,而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A.客观性 B.规律性 C.反复性 D.无限性

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

世博会是战士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的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 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财富精神,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