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A.信息 B.民意
C.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D.知情权

某市开展“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广大市民踊跃建言献策。三个月时间里,市政府就收到三千多条建议,并从中采纳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这是公民通过渠道参与民主决策。

A.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近年来,召开听证会,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与听证,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决策的自觉行为。这一过程

A.是我国公民依法参加民主管理的具体表现
B.是为了决策利民,政府更好地依法行政
C.是我国公民依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
D.说明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2009年9月21日,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就地理教材是否将陕甘划入华北,与提出质疑的温总理进行探讨。央视网称:“敢和总理争论,了不起!”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出版社和国务院政治地位相等
C.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制度保障 D.我国公民享有政治自由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实行民主集中制 D.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