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力、运动状态及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作出推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
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
B.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
C.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相同,速度也一定相同 |
D.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
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谐运动,已知振幅为A,周期为T,初相φ=-π,则振动曲线为如图所示中的哪一个 ( ).
如图所示,在O点悬一根细长直杆,杆上穿着一个弹性小球A,用长为l的细线系着另一个小球B,上端也固定在O点,将B拉开,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小角度,将A停在距O点处,同时释放,若B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时与A正好相碰(g取10 m/s2,π2取10),则( ).
A.A球与细杆之间不应有摩擦力 |
B.A球的加速度必须等于4 m/s2 |
C.A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重力的0.6倍 |
D.A球受的摩擦力等于其重力的0.4倍 |
如图所示为某简谐运动的图像,若t=0时,质点正经过O点向b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0.7 s时,正在远离平衡位置运动 |
B.质点在1.5 s时的位移最大 |
C.1.2 s到1.4 s,质点的位移在增大 |
D.1.6 s到1.8 s,质点的位移在增大 |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sin(50πt+)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振幅为4 cm |
B.它的周期为0.02 s |
C.它的初相位是![]() |
D.它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