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题。
(1)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而且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
(2)自从孩子的妈妈去世后,我明显地感觉到她变得不愿说话了,从前那个好动的女孩子一下子变得文文静静。我多么希望她还像以前那么淘气啊,到处翻弄她收藏的“破烂”,自己玩“过家家”,把自己的屋子弄得像个猪窝。现在,她的屋子干干净净的,却少了一份孩子该有的活泼。
(3)在妻子离去的日子里,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但我尽力不让女儿看到我的悲伤,总是趁洗脸的时候,把泪水偷偷地运送出去。但孩子似乎一下子懂事了,她怕我伤感,很少和我提起她的妈妈,甚至,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正面依然是阳光灿烂的她自己,在花丛中翩然如一只欲飞的蝴蝶。
(4)我给她租各种动画片光碟,在电脑上下载游戏,想尽办法让她玩。可她好像突然对这些都没了兴趣,每天回来就埋头写作业,然后就嚷嚷着要睡觉。
(5)对于女儿的这些变化,我有些不安,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生病。周末,我领她去吃肯德基,她一个劲儿地问我几点了。我对她说,今天是周末,作业可以明天写,今天多玩一会儿。她却用不容商量的口气对我说,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我有些疑惑,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6)我想孩子的心理一定出了问题。我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这是典型的忧郁症,是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导致的。医生建议我多陪陪孩子。那样有利于她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
(7)她生日那天,我领她去滑旱冰,难得看到她那样高兴。看着女儿像一只羽翼渐丰的雏燕,学着飞翔,我的眼里蓄满了泪。孩子,这才是你应该过的生活。那些生活的苦难,不应是你这样一颗幼小的心灵该承受的啊!
(8)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的睡觉时间,滑了一会儿,她就问我几点了。我故意骗她说刚刚七点。她玩得很开心,笑容灿烂,如圣诞的烟花。
(9)回到家的时候,她看到闹钟显示已经十点多了,马上问我是不是她的闹钟出了毛病。我点着她的小脑袋。笑着说:“小傻瓜,爸爸骗你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又是周末,就是想让你多玩一会儿……”没想到还没等我说完,她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令我手足无措。
(10)“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看不到我。会很伤心的……”她伤心地哭着说,“在医院最后一次看妈妈的时候,妈妈对我说,每天晚上九点都会到我梦里来看我,我们还拉了钩呢。”
(11)原来,这就是孩子的秘密!
(12)我眼前浮现出妻子临终前那张苍白虚弱的脸上尽力露出的微笑,看到她艰难地伸出她的小指,和女儿拉钩,许下她们相约的诺言:每天晚上九点,在梦中,不见不散。
(13)为了这个约定,女儿始终坚持晚上九点之前睡觉。
(14)我为女儿铺床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了她的妈妈。原来,女儿把妈妈的照片放到了相框的背面,是为了能在睡觉的时候更近地看到她啊!梦真是一件神奇的宝贝!白天丢掉的,可以在梦里捡回来;现实中没有的,可以用梦补上。
(15)夜里,我蹑手蹑脚地去女儿的小屋,小心翼翼地给她盖被子。我怕惊动她,她现在一定在和她妈妈玩耍,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缠着妈妈给她讲故事。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读完全文,如果给文章加一个标题,你是选“孩子的秘密”,还是选“梦是夜的花朵”,请说明理由。
为了让女儿找回阳光灿烂的自我,父亲主要为女儿做了哪些事?
租光碟、下载游戏、 、 、 从语言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
(2)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
本文在写作上较明显的特点是多处使用伏笔,请找出一处,并说说使用伏笔的作用。
知道了女儿的秘密后,父亲感到了困惑:是让女儿留在虚幻的梦中,还是引导她从梦中走出来?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100字左右。)
阅读《一张忘取的汇款单》(有删改)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3分)
①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柜台上……
②而今,我以同样的方式,每月给父亲寄钱。邮局的人,已经跟我相熟,总是说,半年寄一次多方便,或者你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就不必如此烦琐地一次次填地址了。每一次,我只是笑笑,他们不会明白,这是我给予父亲的特别幸福。当载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在门口高喊着父亲的名字,让他签收汇款单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探出头来,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庄严”的仪式。
③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去镇上邮局取钱的这天,他会像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最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去。一路上,总会有人问,干什么去啊?他每次都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儿子寄钱来了,去邮局取钱。对于父亲,这应当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吧。别人的每次问话,都让他的幸福加深一次,而那足够他一月花费的500元钱,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
④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我曾经试图在上面写过一些话,让父亲注意身体,或者晚上早点休息,但每一次写完,我又撕掉了。邮局的女孩子总是笑着问我: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去掉呢?我依然笑笑,不做解释。这不是我们彼此表达关爱的习惯。
⑤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一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我一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这句话,可是比你这500块钱重要多了。或许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父亲节,这样一个略带矫情的节日,只属于城市。但我很顺从地依照她的话,在附言栏里一笔一画写下:祝父亲节快乐。
⑥但正是这张汇款单,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两个月后,钱给退了回来。我打电话去问他。他说:忘了。我有些恼怒,因为自己写下了祝福,他不仅没有一句回话,竟是连钱也忘了取。去邮局补寄的时候,我气咻咻地讲给女孩子听。她凝神听了一会儿,插话道:我觉得未必是你父亲忘了,说不定他是想要将这张有祝福的汇款单留下做纪念呢。我愣住了,随即摆手,说,怎么可能呢,他从来都不是这样细心的人。
⑦但父亲,的确是这样细心的人。而且,这个秘密,他自始至终对谁都没有讲过。那年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短短的祝福,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文章以 “一张忘取的汇款单”为题,有哪些好处?(4分)
第④段画线句“这不是我们彼此表达关爱的习惯”,“我”所认为的表达关爱的习惯是什么?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至少两点)(4分)
父爱是无言的,是伟大的。假若有一天,你长大了,给你的父亲汇款,你会在汇款单的附言栏里对父亲表达怎样一份情意?请写出。(不少于30字)(3分)
阅读《海底飞船》一文,完成后面小题。(4分)
①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姐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
②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实现高效作业。
③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④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体会第②段加点词语的准确性。(2分)
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题。
站起来的良知
李丹崖
(1)默克是一名医生,今年76岁了,瘸着一条腿。他的这条腿是被战友们打瘸的。但是没当他讲起这段往事,兴奋与喜悦之情总是溢于言表。
(2)那是1941年的9月,苏联正式发起了莫斯科保卫战,默克所在的德军阵营因战线太长,再加上莫斯科的天气逐渐恶劣而节节败退。
(3)一天,在一场激烈的巷战之后,默克所在的连队只剩下了十几个人,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向莫斯科郊外的一个村庄退守。那是一个被炮火洗劫一空的村庄,冲天的浓烟和火药味呛得人睁不开眼睛。
(4)苏联红军在后面穷追不舍,默克等人隐藏在一个倒塌的民舍里。那是一片废墟,一看就知道双方大量火力刚在这里交锋过。默克藏在一个废弃的灶台里侧,透过一个豁口,可以观察外面的动静。
(5)苏联红军一步步向村庄逼近,默克等人蜷缩在断壁残垣之中,瑟瑟发抖。好在浓浓的硝烟救了他们,苏联红军竟然没有抓到一个人,只得悻悻地离开村庄,向前继续追去。
(6)约摸半个小时后,默克等人从废墟里爬了出来,准备迅速集合撤离。然而就在此时,默克听到了一个女人的呻吟声,那声音来自自己藏身的灶台另一侧的一片草垫。默克挪开草垫一看,底下竟然藏着一个孕妇,即将分娩。孕妇一看面前站着一个德国人,立即吓得浑身抽搐。她用几乎走调的声音、无比慌乱的手势,对着默克哀求着。虽然不懂她在说什么,但是,通过手势,默克逐渐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是在恳求默克,无论如何不要伤害她的孩子。
(7)默克含着泪掩上了草垫,准备离开,哪知就在他刚刚掩上草垫的一刹那,孕妇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叫喊声。默克再次挪开草垫,发现妇人两腿之间的白毯子已经被鲜血染红。做过医生的默克意识到:妇人要生产了!孕妇的身体看起来极其虚弱,加上条件恶劣,如果自己不帮助她接生,她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默克这时也顾不了连队的集合号令了,连忙示意要帮孕妇接生,孕妇点头同意了。十分钟后,一个男孩高亢的哭声响起来,母子平安。默克留下了自己身上仅余的食物,然后飞身跑出废墟。
(8)等他赶上连队,战友们已经走出村子将近5公里了。看到默克两手鲜血,他们开始质问起他迟到的原因。默克如实相告,没想到长官大发雷霆,一脚把默克踢出很远,然后,10多双军靴雨点般地踹到了默克身上……
(9)默克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苏联红军的担架上,他的右腿被战友们踹成粉碎性骨折,是苏联红军救了他。
(10)二战结束以后,作为战俘的默克回到了德国。他原以为人们会对他加以鄙视和谩骂,然而,大多数国人却并没有那样做,相反,一家医院还主动接纳了他,让他做主治医师。
(11)为了救一个敌国的孕妇,默克甘心违背军纪,活生生地被打折了一条腿,做了战俘。默克说:“我永远不后悔,尽管我瘸了一条腿。但是我的良知却站了起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下面是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将其填写完整。
读书卡片 篇名:《站起来的良知》作者:李丹崖 摘句:默克挪开草垫一看,底下竟然藏着一个孕妇,即将分娩。孕妇一看面前站着一个德国人,立即吓得浑身抽搐。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第(7)段“默克含着泪掩上了草垫,准备离开”中默克当时的心理。
为什么默克回国后没有收到预料的鄙视和谩骂,“相反,一家医院还主动接纳了他,让他做主治医师”?
第(11)段中,“默克说:’我永远不后悔,尽管我瘸了一条腿。但是我的良知却站了起来!’”这句话表现了主人公什么精神?其中加点词是什么意思?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体会下列句中加点的“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请根据文章内容归纳,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免费的救命药
卢晓菲 译
⑴这是一种神奇药物,身体里也许没有一个器官不受它影响。对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来说,这种药物都是可以免费得到的,吃不吃,吃多少,都完全取决于你。
⑵这种神奇的药物到底是什么?就是身体运动。人类天生是好动的,但是环境已经改变了,生活方式让我们变得不爱运动。
⑶我们正在为此付出代价。
⑷1935年,当全球的人口总数只有20亿出头的时候,估计1500万人患有Ⅱ型糖尿病;到了2010年,全球人口总数是那时的三倍多,患糖尿病的人口却大幅上升到2.2亿,预计2025年更将增加至3亿人。
⑸一项针对超过5万名男性和女性的研究表明心肺功能不好是早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研究中发现,16%的死亡由心肺功能不好引起,超过了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导致的死亡总和,也是吸烟导致的死亡的两倍。
⑹科学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好消息,是我们还能为此做一些改善。
⑺专家建议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舞蹈或者园艺,抑或是75分钟更为剧烈的运动,比如骑车、跑步或者游泳,可以减少40%由心脏病导致的早亡,效果跟服用他汀类药物大致相同。运动能使心脏病风险减少30%至50%。
⑻运动也能疏通血管保持血管干净,帮助摧毁那些最危险的脂肪。运动可以改变血液中一种叫做三酸甘油酯的脂肪微粒的结构,让酶在它们堵塞血管前更容易地将其破坏掉。很多循环系统的风险来自于这些脂肪颗粒,像是肠内产生的乳糜微粒,或是肝脏中合成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越大,越容易被酶分解,而研究表明运动能令这些脂肪颗粒体积增大约四分之一。
⑼每周中等强度的运动量能够使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降低58%,预防效果是广泛用于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的两倍。
⑽遵照以上推荐的每周运动量,能够让女性罹患乳腺癌风险减少一半,也能让肠癌风险降低大概60%。这跟每天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所产生的预防效果相当。
⑾运动是怎样产生这些效果尚不清楚——不仅因为癌症的出现和发展涉及很多因素,包括通常说的性激素的不平衡,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的能力,以及遗传因子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损伤等。然而,一些线索已经出现。运动降低了体重,而体重是已知的更年期乳腺癌的风险因素。
⑿跟运动者相比,不运动的人有更多结肠隐窝异常的迹象——结肠隐窝是结肠内壁的凹陷处,它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不运动的志愿者的隐窝里分裂细胞的数量有增加,这些细胞还会爬到隐窝内壁高处,在那里它们有可能发展成癌前息肉。
⒀运动刺激细胞寻求额外的能量来燃烧掉不需要的垃圾,包括那些可能引发癌症的错误或者突变的DNA。此外,莱文发现脑细胞也有同样的机制,表明运动可能有助于预防痴呆神经退行性疾病。
⒁运动还可能提升智力和记忆力。科学家发现使用跑轮的老鼠每天跑步,一个月之后海马体内的神经元增加了一倍到两倍。海马体是大脑里对记忆至关重要的部分。即使最温和的运动量增加也能够将记忆力提高15%至20%。
⒂运动带来的好处不仅局限于成年人。青春期的孩子通过运动也有更大的海马体。
⒃现在,想象你得到了一种药丸能够有如此好的效果,你难道不打算吃么?
(选自《读者》2013年第5期,有删改)文章7—15段介绍了运动的各种益处,、、降低Ⅱ型糖尿病患病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不运动的志愿者的隐窝里分裂细胞的数量有增加,这些细胞还会爬到隐窝内壁高处,在那里它们有可能发展成癌前息肉。”句中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第4段划线句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青春期的孩子通过运动也有更大的海马体。”从这句话中你受到何种启示?你认为应怎样做到学习与锻炼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