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建国初期新中国颁布的一部重要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这一法令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
这一法令于什么时间由什么政府颁布?
法令颁布后,便在什么地区开展了什么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约定的和平】
材料一 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法国》
材料二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德国》
(1)材料一所述“和平”是通过哪次国际会议上搭建起来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克里孟梭的评论有何依据。
(2)材料二所述“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为什么说“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打出的和平】
材料三 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3)材料三所述“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概述这场战争结束后的4、5年内,我国在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持久的和平】
(4)“持久和平”是“世界梦”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实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同一时期,许多国家也在进行学习和探索。按要求完成下列主题式学习活动。
步骤一:走进历史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四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阶级或政治派别的要求?
(3)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发起了什么运动?
(4)日本人“眼观八方”,在国弱时,拿来先进才智进行消化。你能运用所学的史实说明吗?
步骤二:探究历史
(5)根据材料一、二、三,请用图示法理清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
步骤三:感悟历史
(6)回首近代化的学习历程和日本学习西方的过程的史实,你认为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__________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__________制度。
(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该制度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4)依据图四提供的信息,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所设置的机构(官职)。
(5)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题为《机器时代的“享受”》的图片。它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1)根据材料一,图中人物正“享受”着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
材料二:据2013年1月30日人民网报道,今年北京共出现了4次雾霾天气过程。据北京市气象局统计从1月1日到29日,北京南郊观象台雾霾日数为24天,仅有5天不是雾霾日。雾霾涉及我国中东部、东北及西南部分地区,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
(2)根据你对周边环境的观察,你认为材料二中的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材料三:日本福岛核禁区内空无一人。日本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已过去两年。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处理难度超乎想象。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4月10日说,核电站周边半径80公里范围内的核辐射强度已经降低近一半。数以千计的民众当天在日本首都东京集会,要求安倍晋三政府彻底放弃核能。
(3)核电站的建立及核能的利用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关?日本多数民众要求安倍晋三政府彻底放弃核能,他们对核的敏感态度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谈谈你对工业文明发展的看法。
材料四: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下面是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关于欧洲文明发展演进的几幅图片。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文明起源】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1)图一是古代的希腊半岛,此半岛上哪一城邦的民主制度是当今欧洲民主制度的源头?由图二可知,在谁当政期间,其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文明兴盛】
进入近代,以资本主义为先导,欧洲文明强势崛起,迅猛扩张,逐渐发展为世界的中心。

(2)图三这部法律文献颁布于当时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中?图四所示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

【文明曲折】
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欧洲曾经也纷扰不休,战争不断,导致文明的一度衰落。
(3)图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请写出它的名称。图六这次保卫战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请写出这次战争的名称。
【文明融合】

图七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点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4)正如雨果预言 “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的局面已经形成。图七是该组织的旗帜,请写出该组织的名称。(1分)
(5)今天,欧洲各国都在为实现欧洲再次腾飞不断努力。二战后欧洲迅速发展,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