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从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上来说,提倡“共建”的依据是
A.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 |
B.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
C.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
D.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
南京青奥会上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有关机构实施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97.6%的青年表示“有空的时候,愿意去做公益活动志愿者。”志愿者的行为
A.是每一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 B.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 |
C.是青年人成才的唯一条件 | D.是只强调国家、社会责任的行为 |
2014年第一季度,盐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在江苏13省辖市中增幅排名第4。材料表明
A.我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B.广大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 |
C.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 |
D.我市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010年10月7日,“中国文化年”在意大利的罗马开幕。近年来,“中国文化年”成功走进法国、美国、俄罗斯……这些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有利于()
A.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
B.中华文化为自身和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新贡献 |
C.中华文化改造其他民族的文化 |
D.我国积极全面地吸收世界文化 |
为配合对大运河的“申遗”工作,江苏省为保护大运河这一人类文化遗产,投入巨资重新修建了一条省道替代原来作为省道的大运河堤,对大运河堤进行保护性开发,使中华民族这一古老、优秀的文化遗产孕育了新的生机。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有()
①大运河仅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河而已,与文化没有关联②古老的大运河蕴涵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
③大运河是中国的,不是世界的,因此将大运河进行“申遗”是不爱国之举
④保护开发大运河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申遗”,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