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 B.作者主张控制人口增长 |
C.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 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
下列政治制度或措施中,不是针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
C.北宋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 | D.明朝在各省设“三司” |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
C.清朝设置军机处 |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
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
A.汉高祖 | B.唐高祖 | C.宋高宗 | D.明太祖 |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一省制” 是指
A.尚书省 | B.门下省 | C.中书省 | D.行中书省 |
北宋时期,并称“二府”的是
A.三省长官和枢密院 |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
C.三司使和枢密使 | D.平章政事和枢密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