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自知》载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速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下列与材料所体现的哲学派别完全一致的是( )
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②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眼开则花在,眼闭则花谢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09年6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问题集体学习会上指出,发展党内民主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认真落实党内规章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是因为
①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②发展党内民主可以带动人民民主
③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④增进党内和谐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孟子曾提出“乐天”和“畏天”的思想。所谓“乐天”,就是国家处于强势时要顺应天理,不以大欺小,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所谓“畏天”,就是敬畏天道,国家处于弱势时要采取明智的对外政策。孟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承认国家的对外政策受综合国力的影响②承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主张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④主张国家之间应当和平共处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选举法上有一个“四分之一条款”,即农民选举权原则上只及市民的四分之一。为修正这一条款,党的十七大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法对“四分之一条款”的修正
①说明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利于农民平等地享有基本政治权利
②说明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③说明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参政决策能力
④说明我国公民都享有相同权利,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政治地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有人将此形象地称为“四个农民等于一个城里人”。新修改的选举法则第一次将这一比例规定为1∶1。这一措施()
①更好保证了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②赋予了农民真正的选举权
③为完善基层民主管理提供了法制保证④有利于完善选举制度,扩大人民民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两只青蛙同住在水塘,夏天池里的水被炎阳晒干……鸟择林而栖,蛙择水而居。“哈!前面有一口水井,我们跳进去吧,这里可供我们居住和吃食呢!”“现在进去当然很好,问题是将来怎样能够出来?”下面成语和这则小故事反映哲理相同的是:
A.竭泽而渔 | B.照猫画虎 | C.釜底抽薪 |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