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我国钢铁生产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钢总产量 |
1996年超1亿吨,连续10年世界第一,2006年超过4亿吨,占到全球产量1/3。 |
平均能耗 |
我国吨钢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 |
吨钢收入 |
我国售价300美元,发达国家500美元 |
品种质量 |
我国90%的产品为粗钢,高档货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依赖进口 |
生产率 |
我国330吨/人年,发达国家450吨/人年 |
规模 |
中国钢铁企业1600多家,2006年产钢500万吨以上企业21家,其中排名前4位企业集中率仅为14%,巴西、韩国、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分别为99%、88%、73%、68%、61%、69% |
出口比重 |
中国出口量仅占世界钢铁交易1%,处于20多位 |
注: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年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
材料二:国务院通过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其目的是使我国成为钢铁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强国。2006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300立方米以下小高炉、20吨以下小转炉、小电炉进入淘汰实施阶段。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增强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李克强讲话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
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推动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
近几年来,美剧,韩剧,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备受年轻人的青睐。而我国国产的电视剧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物种”的冲击,我国民族文化必须强筋壮骨,大踏步的“走出去”
⑴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⑵ 我们应如何应对这一文化现象?
古人云,欲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相反,欲兴一国必先振其精神。文化让民族崛起,文化让国家强大,文化让经济腾飞。“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名言。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经济秩序;同样,在安葬着60多位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法兰西圣地先贤祠的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尊崇文化先贤,这就是法兰西共和国影响世界的文化根源。
上述材料说明了《文化生活》什么道理?
有人说,文化是随一个人迎面而来的,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腰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过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和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人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他如何系上自己的鞋带?
辨析:文化是一种素养,这种素养是与生俱来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出版企业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他们调查发现在飞机、火车上很多人在用电脑、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该企业从传统的纸张印刷、人工渠道发行跨越到全数字出版发行,把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在第一时间传送给读者,而读者阅读的工具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他们还研发了很多适用于教育方面的数字化产品,比如“寒食帖”,读者既可以欣赏诗词的内容,也可以了解作者苏东坡的概况以及所涉及的地方的人文、历史背景,还可以对书法进行临摹。民族新漫画《四大名著》向10个国家输出版权,与日本动漫企业合作为日本教务省提供的《三国演义》漫画本,让日本这个动漫大国的中小学图书馆,第一次有了来自外国的漫画书。目前,该公司资产已过118亿元,净资产90亿元。开始在全球范围跨区域、跨行业谋篇布局。
材料二:伍迪·艾伦年轻时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当艾伦准备纠正这个错误时,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花!不仅能巧妙糅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艾伦由此想到,有些时候,把第二个镜头中的声音提前一点出现在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处,也是一种能巧妙显示电影节奏的手法。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当86岁高龄的艾伦病逝后,人们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对电影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总结:“她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出版企业为什么能实现不断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对立统一原理,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3)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为文化发展中处理好古今、中西之间的关系提两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