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说明了,只要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必然受到外力的作用。 |
B.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之所以能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来维持它的运动状态。 |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而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以后,物体运动的速度会不断减小。 |
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质点M、O、N,质点O恰能保持静止,质点M、N均围绕质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质点M、N与质点O的距离分别为L1、L2。不计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M与质点N带有异种电荷 |
B.质点M与质点N的线速度相同 |
C.质点M与质点N的质量之比为![]() |
D.质点M与质点N所带电荷量之比为![]() |
一根较长轻质柔软细绳,用手握住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不考虑能量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 a的振动周期大于质点b的振动周期 |
B.a、b两质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 |
C.一个周期后质点a将移动到质点b的位置 |
D.质点a比质点b先开始振动 |
某同学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F大小恒定。则在上升过程中()
A.小球的动能减小了mgH |
B.小球机械能减小了FH |
C.小球重力势能减小了mgH |
D.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F+mg)H |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两点的场强不相等 |
B.2、3两点的电势不相等 |
C.1、2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1、3两点间的电势差 |
D.电荷在1点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其在2点具有的电势能 |
如图所示,在M点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将两小球水平抛出。两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Q点。已知O点是M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OP∶PQ=1∶3,且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3 |
B.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4 |
C.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3 |
D.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