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的小华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小华沿丙线路到陕西延安旅游时,有时看到景点尽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原因是该地地形特征是( )
A.沟壑纵横 | B.一望无际 | C.丘陵广布 | D.山河相间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7~8: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旅游通过爬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中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A.MK或NK B.PK或OK C.AK或BK D.CK或DK
右上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5~6题。图中甲山位于乙山的:
A.西南方 | B.东北方 | C.西北方 | D.东南方 |
图中陡崖M处的相对高度H为:
A.40米≤H<80米 | B.120米≤H<150米 |
C.80米≤H≤200米 | D.80米≤H<160米 |
读下列等高线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1~4题: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 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
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 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
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丙甲乙丁 | C.丁乙甲丙 | D.丙丁甲乙 |
四图中不可能有河流的是
A.甲丙 | B.乙丁 | C.甲乙丙丁 | D.以上都不对 |
关于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
B.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 |
C.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近,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远 |
D.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
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这是出于下列哪些原因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②为了寻找用水方便的地方
③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④为了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