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1)图13中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 ____;B的名称是 ;
C的名称是 ; 气压带A与B之间是 带; 气压带B与C之间是_____ ____带,在图中画出风向。
(2)图13中23.5°N至30°N之间,大陆西岸多为______ ___气候,35-55°N大陆东岸多为______ ___气候。
(3)若用干、湿、冷、热来表示气候状况,则A气压带控制下为_________,B气压带控制下为_________。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2)③表示________波,传播速度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波,传播速度________。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日(节气)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___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4)图中ED表示________线,DC表示________线。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6)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7)C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读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日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位于纬度上,A点位于F点的________方向。
(2)如果一架飞机从B点上空于地方时12时出发向北飞行,3小时后到达C点上空。飞行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若另一架飞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从D点上空开始沿纬线向E点上空飞行,则该飞机全程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到达E地上空时,E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
(3)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时,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两地的纬度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
(2)B地位于地球五带
中的________带,D地最有可能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3)假如条件相同,仅从纬度考虑,四点中发射卫星最佳的是________地,能观察到极光的是________地,相同高度楼房南北间距离最小的是________地。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A地 B地C地D地
(1)判断A、C、D三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昼夜长短因季节而变化,但________地区例外。
(3)观察从A到D的四幅图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________。
(4)判断A、C两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值:A________;C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