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
B.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
C.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酸、碱、盐、氧化物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纯净物 |
C.电离产生H+的化合物叫酸,其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即是该酸的元数 |
D.压强恒定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
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
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
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O(g)+H2O(g)![]() |
B.在T2时,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 |
C.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
D.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都是一个定值 |
B.当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时,化学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 |
C.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体系的压强无关 |
D.化学平衡常数K不可以推断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
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 <0。4 s(秒)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A、B、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B.4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1·s-1
C.达平衡后若通入一定量氦气,A的转化率降低
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浓度将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