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意志品质,某校八年级六班在学习了思想品德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质》后,召开了一次以“磨砺意志,学会坚强”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请你收集关于坚强意志方面的名言(至少三则)
(2)围绕本次班会的主题,请你设计一种活动形式。
(3)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说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
(4)请你针对自己的一种不良习惯写出今后的改进措施。
材料一:改革开放之前,农民老王家人多地少,日子过得很紧巴。改革开放以后,头脑灵活、不怕吃苦的老王一家发展起林蛙养殖,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材料二:富起来的老王不忘帮助其他农户,经他培训的十几家农户都发展起了自己的林蛙养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1)材料一体现了教材上的哪些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老王的什么品质?请简要说明。
同学们进入中学已经两个多月了,让我们一起来迎接校园新生活吧!
【生活扫描】
进入初中后,很多同学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总觉得玩的时间少了,学习科目和作业多了;上学比小学早,总会迟到;老师也较严肃,同学之间交流也少了……
(1)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学的生活?
【人际交往】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2)这句话启示我们:与同学相处时要学会什么?学会这一点有何意义?
【授人玫瑰】
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答道:“……”邻居这才恍然大悟,感到这位盲人的行为真是“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最好体现。
(3)请想象一下,盲人说出了什么样的话?
(4)学校拟开展“创建文明、奉献、和谐校园”的主题活动。请帮助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材料一: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严重的口吃,而且呼吸困难,声音微弱。但他立志要当一名雄辩家,并相信自己能成功,于是他刻苦训练,把石头含在嘴里练,把自己关在地下室练,虚心向名人学习。他通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成为了雄辩之父。
材料二:小李从小有些口吃,家庭生活也比较困难,因此总觉得自己在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都比周围的小伙伴差,整天沉默寡言,生怕自己的言行会招来别人的嘲笑,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问题:
(1)自信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有什么意义?
(2)小李产生了什么样的心理问题?请帮小李分析,如何克服这一心理?
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嘱咐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安全,你觉得很烦,却也觉得温暖。缺钱的时候,他总是说赚钱不易之类的话来训话,边教训,边塞钱给你。这种人,叫做父母……——《甜蜜负担》
【说一说】
(1)诗歌《甜蜜负担》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
【想一想】
(2)当生活中发生“爱的冲突”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表一表】
(3)母爱如圆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父爱象座山,深沉而严格。如果今天是父亲或母亲的生日,请给父母写两句感恩的话。
【做一做】
(4)感恩父母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作为未成年人,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上小学时,小涛是个学习成绩优秀又听话的孩子,父母和邻居经常夸奖他。可是进入初中以后,他迷上了网络游戏,起初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教育还能接受;后来父母的话就听不进去了,让他这样做,他偏那样做,总是与家长对着干,还振振有辞地说:我们这个年纪这样做是很正常的,我们这个年纪凡事就应对着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问题:
(1)小涛出现了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2)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涛的言行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