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氨基酸形成肽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与它的氨基缩合成肽键 |
B.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缩合成肽键 |
C.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缩合成肽键 |
D.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缩合成肽键 |
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图中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细胞E能产生反应 |
C.刺激皮肤细胞A一次,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 |
D.兴奋从B传到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
右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
B.①处为反极化状态,⑤处为极化状态 |
C.②处Na+通道开放,K+通道关闭;④处K+通道开放,Na+通道关闭 |
D.③处膜外为负电位,而Na+浓度膜外大于膜内 |
下列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乙图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O的是对照组),丙图是一棉花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曲线①代表的是顶芽 |
B.图乙所示实验的对照组表明扦捕枝条没有植物激素的作用时也能生根 |
C.图丙中①处生长素浓度高于② |
D.水平放置的植物,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可用图甲中的(c-d)mol/L表示 |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各项中,与P点相对应的是
A.具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 |
B.植株横置时,茎弯曲部位的近地侧 |
C.植株横置时,根弯曲部位的背地侧 |
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背光侧 |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
D.若Ⅱ—4与Ⅱ—5再生育一个孩子,两种病都患的概率是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