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外力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作出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
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 c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所示,摆球直径为mm,则该摆摆长为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5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s,则重力加速度g为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甲是利用沙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沙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沙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木板被水平拉动的速度为0.20m/s,图乙所示的一段木板的长度为0.60m,则这次实验沙摆的周期s,沙摆的摆长约为__________m。(取g =π2)
(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图5-42所示,在实验前应()
A.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 |
B.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 |
C.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
D.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 |
(2)若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①闪光频率是Hz.
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m/s.
某研究小组研究《小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需要描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流为0.32A)的伏安特性曲线,给定的实验器材如下:(本实验要求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调至额定电压)
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
电压表V(量程4V,内阻约为5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为4Ω)、
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为1Ω)、滑动变阻器R1(0到1000Ω,0.5A)
滑动变阻器R2(0到10Ω,2A)热敏温度计、开关、导线若干。
①若该同学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他部分连接正确,接通电源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将发光 B.小灯泡将不亮
C.电压表会烧坏 D.电流表将会烧坏
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电路应选择图乙中的电路图(a)
B.电流表应选用A2
C.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R2
D.若采用如图乙(a)所示电路图,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右端
③该同学按照正确的电路图和正确的实验步骤,描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并观察到随电压增大,小灯泡温度升高;从图中可知小灯泡的阻值在电压2.0~3.8V的范围内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
④若该小灯泡与阻值为R0=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直接与实验中所用电源相连接,那么小灯泡两端电压为V,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计算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图所示,并选用缝间距d=0.2 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 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①已知测量头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一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 甲(a)所示,图甲 (a)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纹的编号,此时图甲 (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1=1.16 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 乙(a)所示,此时图 乙(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2=____mm;
②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x=________mm;这种色光的波长λ=___nm。(计算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