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判断题: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0N附近 | B.乙点位于300N附近 |
C.①是冷性气流 | D.②是盛行西南风 |
在甲处的气压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会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
A.北旱南涝 | B.北涝南旱 | C.南北皆旱 | D.南北皆涝 |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下列各题。影响李华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运输 | B.政治文化 | C.社会经济 | D.自然环境 |
影响克瑞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优越 | B.劳务输出 | C.资源开发 | D.水源丰沛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
B.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
C.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 |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呈下降趋势 |
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 B.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 D.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
下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人地关系中“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体现在图中的
A.①箭头中 | B.②箭头中 | C.③箭头中 | D.④箭头中 |
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
A.共同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公平性原则 | D.公开性原则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
B.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
D.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
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所示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差4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的比例尺为1∶10000000 |
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
C.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
D.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
从A点去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A.从A点向东至B点 | B.从A点向西至B点 |
C.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 D.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