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地2007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据此回答各题。

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下图中M是绿色植物。据此回答各题。

图示作用直接说明了森林可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减弱噪声 D.净化空气

图示作用造成的结果有: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列现象与图示作用增强有关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新疆瓜果特别甜
C.三江平原粮食单产较低 D.甘蔗不宜在我国北方种植

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回答各题。

①地风的变化为

A.偏北风的风力逐渐减弱 B.偏南风的风力逐渐减弱
C.偏北风的风力逐渐增强 D.偏南风的风力逐渐增强

②地天气变化为

A.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B.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C.气压降低,气温降低 D.雨过天晴

读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回答问题。

按成因分,片麻岩属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火成岩

图中①过程的地质作用是

A.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冷却凝结作用

图中②过程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C.太阳辐射 D.海水的大规模运动

下图是南北半球极昼极夜区的季节性扩大和缩小,图中每个圆圈分为上下两半,分别表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三个同心圆圈从大到小的纬度最接近于()

A.66°34′ 69°44′ 78°28′
B.78°28′ 69°44′ 66°34′
C.90° 87°46′ 66°34′
D.66°34′ 78°46′ 90°

“夏至十八天,冬至当日回”是我国劳动人民对昼夜增减变化的夸张说法。对此说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夏至日昼增夜减的变化比冬至日昼增夜减的变化缓慢
B.夏至日昼减夜增的变化比冬至日昼增夜减的变化要快
C.夏至日昼减夜增的变化比冬至日昼增夜减的变化缓慢
D.夏至日昼增夜减的变化比冬至日昼减夜增的变化缓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