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部分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北京时间是 。
(2)此时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
(3)此时,赤道与晨线、昏线交点的经度分别是 和 。
(4)此时,45°E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月 日 时
(5)如图所示,新旧一天的比例为 。
(6) 据左图信息,在右图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
图23、图24为我国的两个地区,读图23、图24、图25,回答问题。
(1)图25为图23中阴影部分的放大图像,图中的等值线为等温线(单位℃),该地区山脉大致是________走向。请在图25中相应的位置用“”绘出图23阴影地区所示河流的干流。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图25中等温线所示季节O地的降水往往比附近的P和Q地少很多,请简要分析原因。
(2)图23和图24中均有我国重要的航天发射基地,其中图23中的E地是________,图乙中的F地是________,现准备发射一颗大吨位,小倾角的人造卫星,从理论上看,应选择在________(填字母)发射较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3)图24中,R河的主要补给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古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根据多年来对图中河流沿岸地区的考古发掘,河流附近古居民点的消失年代如图24所示,请根据图文资料总结古城的变迁路线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是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判断理由是
(2)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名称;A,B;
(3)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4)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风,D点盛行风,
我国的天气以为主的特征。
(5)D地7月盛行风,其形成原因是
分析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那么A、B比较,处温度较低,处气压较低,引起这个环流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2)(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那么A、B中哪个是城区,判断理由是:。
(3)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 ____________ 气压带,
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图中两个不连续界面的名称:A,B。
(2)图中地震波类型名称: C,D。
(3)A、B两个不连续界面之间是地球内部分层的。
(4)地震波C、D所通过的物质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填空(每空2分,共18分):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半球,图中所示地区是季。
(2)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线(晨线或昏线),其与赤道交点的时间为点。
(3)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4)这一天,A地昼长小时,E地夜长小时。
(5)此时北京时间是点
(6)该图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