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甲图是某城市行政边界的划分资料,该区有3个行政单元,分别为城西区、城北区和城南区。乙是同地区都市计划分区与地价的网格式资料,丙是网格代码。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西区12 000人、城北区有19 000人、城南区有15 000人;已知甲都市计划分区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3∶5∶2的比例而定(同一土地利用类别每一方格人口数量相等)。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GIS软件中将人口资料与甲的行政区图层结合后,转换为乙的网格式资料,则丙中网格代码1的人口约为
A.2 500人 | B.3 450人 | C.4 500人 | D.3 000人 |
右图为“某城市不同主要功能区占用土地面积空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丙功能区是
A.住宅区 | B.工业区 |
C.商业区 | D.文化区 |
该城市
A.地域结构接近同心圆模式 |
B.最适宜在6-8km处设置绿化防护带 |
C.4-6km处为工业集聚中心 |
D.商业用地面积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递减 |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显示,1952年,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大体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
B.②阶段,人口暂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
C.③阶段,人口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
D.④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在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高,这说明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 B.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
C.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 | D.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A.地震灾害的分布范围 |
B.玉米的分布范围 |
C.酸雨的分布范围 |
D.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区 |
读江西省从建国初期至今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I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大 |
B.从X时期到Y时期总人口数量在减少 |
C.II阶段劳动力资较丰富 |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减小 |
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对该省未来产生的影响不可能是
A.加剧人口老龄化现象 |
B.自然资源短缺 |
C.生态问题加剧 |
D.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