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X、Y、Z、R、W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Z、Y与W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X<Y< W< R<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R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W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Z、R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B.X2Y分子间存在氢键,故X2Y比X2W稳定 |
C.X、Z分别与Y均可形成A2B与A2B2型化合物,且A2B2均有较强的氧化性 |
D.由X、Y、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X、Y、R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 |
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
实验方案 |
![]() |
![]() |
![]() |
![]() 将NO2球浸泡在冰水和热水中 |
实验 目的 |
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
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 |
探究温度对平衡 2NO2 ![]() |
可逆反应aA(g)+bB(g)cC(g)+dD(s);△H=QkJ·mol-1,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反应速率(v)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1<T2,Q>0 |
B.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减小 |
C.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
D.a+b>c+d |
如图是某条件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 ![]() |
B.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
C.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 |
B.三氯化铁浓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 |
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 |
D.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 |
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
pH |
2 |
4 |
6 |
6.5 |
8 |
13.5 |
14 |
|
腐蚀快慢 |
较快 |
慢 |
较快 |
|||||
主要产物 |
Fe2+ |
Fe3O4 |
Fe2O3 |
FeO2-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pH<4的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B.在pH>6的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C.在pH>14的溶液中,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4OH-+4e-=2H2O
D.在煮沸除氧气后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