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华第一刊” 的《半月谈》,是一本“以‘谈’取胜,”,“代表官方、不打官腔”,一头担着中央精神,一头担着百姓愿望的优秀刊物。该刊在扉页上公布新华网网址,辟出《热点声音》专栏,欢迎广大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几位网民的留言:
留言一:“如果‘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老百姓就觉得GDP增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因此,与老百姓实惠挂钩的GDP增长才是能够持久的增长。”
留言二:“网络管理方面,政府已出台很多制度、政策,但哪一个真正落实了?”
留言三:“民众有权利问(政府)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花我们钱的,这些钱都是为我们花的吗?”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广大网民上网留言质问、批评政府属于监督政府的何种方式?( 2分)
(2)广大网民上网留言质问、批评政府的政治生活依据是什么?
(3)面对上述问题,政府应该怎么做?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成功执行了手动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未来,我国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由于我国航天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掌握太空前沿技术,目前我国的航天事业稳步前进,基本上没有走弯路。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的航天梦想为什么能逐步实现?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我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哪些哲学道理?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 |
政治生活依据 |
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 |
① |
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 |
② |
“十二五”规划草案要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
③ |
(1)结合材料一,在上述表格中填写政治生活依据。
材料二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共有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对民生的重视真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二五”规划“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结合材料二,试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认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通过对科技发展所做的工作
1993年 |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
1997年 |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
2003年 |
100名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修改科技进步法的议案 |
2004年 |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科技进步法列入人大立法规划项目,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
2006年 |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1 000多件议案,其中33.1%的议案涉及科技进步法修改、科技成果转换、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 |
2007年 |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获得通过 |
2012年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 |
材料二申纪兰是山西省全国劳模、全国道德模范、唯一的一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共产党员申纪兰扎根西沟半个多世纪,担任村干部期间,开创中国农村男女同工同酬,带领群众绿化荒山,找水抗旱……“建设新西沟,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她的郑重承诺。
(1)结合材料一,说明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2)结合材料二,说说人大代表申纪兰为什么要郑重承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材料一三明市依法行政工作主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深化改革、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法治环境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部署,着力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升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化解矛盾纠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材料二三明市行政服务中心是三明市委、市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民心工程”、“阳光工程”、“诚信工程”。首批进驻“中心”的市、区(梅列区)政府部门和单位49个,行政审批、服务项目415项(市级28个部门、283项;区级21个部门、132项), 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由各相关部门(单位)派驻,按照“手续简、流程短、效率高、服务优”的要求,为各类经济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周到的审批与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统一收费窗口、项目代办服务站和商务中心,设有投诉电话,评议意见箱,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三明市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三明市政府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某校高一年学生组织了以“建设美丽城市,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
市委、市政府日前研究决定,今年将继续为民办50件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热、难点问题。50件实事涉及就业、就学、社保和医、食、住、行等各方面,计划完成投资超80亿元。
【惠民亮点】: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推动该市医保全省同城结算;扩建新轮渡码头及配套工程;加快建设该市火车北站快速通道工程;提高适龄幼儿就读公办幼儿园比例。
【建设美丽城市】:继续修建完善步行系统;加快运动训练、锻炼健身场所建设;配套建设一批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进一步推进“四绿”工程建设;实施海域清淤;继续实施湖泊综合治理工程;继续推进海湾水面治理工作;继续开展一批溪流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加大日常垃圾处理能力,完善东部固废中心及配套道路。
(1)请从我国国家性质的角度分析该市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性。
(2)请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为该市市民宣传、实践、推动美丽城市建设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