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
A.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 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 |
C.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 D.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 |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
D.Aa杂合体(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
图A和图B为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 |
B.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
C.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 |
D.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
如图是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可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染色体和DNA完成了复制 |
B.①可表示减数分裂,该时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
C.②可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
D.②可表示减数分裂,该时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
关于高等动物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是随机结合的 |
B.精卵结合使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数目 |
C.受精作用中精卵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D.卵细胞同受精卵一样新陈代谢非常旺盛 |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
B.黄曲霉毒素使肝细胞产生原癌基因是癌变的根本原因 |
C.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 |
D.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