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说“毛泽东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是
①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建交
③指与外国(主要指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
④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项对右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明代
57.21
29. 84
0.24
12. 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
C.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据《明史·儒林传序》记载,嘉靖(1521-1566)以后百余年间,“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明朝国内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 B.王阳明的心学成为显学
C.李贽挑战儒家价值标准和权威地位 D.“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全面推广 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
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 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

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
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微商重视买田置地,扩大
再生产

B.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指人伦物理)矣……非衣饭之
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作者强调天理与人欲是对
立关系

C.
明朝中期,景德镇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二三百座,
一部分宫廷所用瓷器的烧制由民窑完成
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
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D.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
计38000吨;最终流人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
市场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这一战役

A.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 B.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境降清
C.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 D.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