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是2002年在湖南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轰动全国的考古发现——里耶秦简。上有包含“洞庭郡”“洞庭尉”“阳陵县”“阳陵守丞”等重要历史信息的字样。下列对这些秦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秦简属于考古出土文物,是一手资料,可以弥补正史及历史研究的不足
B.对于研究秦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C.“洞庭尉”和“阳陵守丞”分别是掌管洞庭郡和阳陵县监察、文书、监狱等事务的官员
D.有助于我们研究和了解湖南湘西地区历史的变迁和行政区划的沿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自己封拜官职,因心怯,他将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老子以为“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庄子也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形成了国民排斥钻研科技理论的心理 B.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一致
C.有利于统治阶级重视君民关系的和谐 D.阻碍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

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从汉末“清议”到宋代“太学生”运动,再到晚明东林党人的“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无不是儒家“君子”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下列解释与该学者的主张最符合的是

A.道德修养是儒家“君子”的首要内涵 B.儒家“君子”是“批判”的政治主体
C.儒家“君子”是维护君权和统治者的保守派 D.学习知识对儒家“君子”有重要意义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