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在《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说:“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构成这些框架的内容有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 民主共和政体 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④ |
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特征。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标语.口号( )
①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④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 A.①④③② | B.②③④① | C.①④②③ | D.①②③④ |
薄伽丘的作品中既有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又有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这表明其思想
| A.自相矛盾,具有局限性 | B.倡导建立民主教会 |
| C.肯定人性,具有进步性 | D.批判社会风气不够彻底 |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你认为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
| 英语 |
Sandwich |
Beer |
Telephone |
Engine |
Dollars |
commission |
| 洋泾浜英语 |
三明治 |
啤酒 |
德律风 |
引擎 |
大拉斯 |
康密兴 |
| 词意 |
夹肉面包 |
麦制酒 |
电话 |
发动机 |
外币 |
佣金 |
①英
语开始在当地流行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
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④汉语受到严重冲击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下图《同(治)光(绪)十三绝》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家传之宝。此图主要体现了( )
| A.京剧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B.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 |
| C.京剧在同光年间曾中断 | D.京剧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 )
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②引进机器创办近代工业
③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④签订了《马关条约》
|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