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下列关于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到亚非国家的普遍关注 |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
| C.美苏“冷战”对峙,加大了对亚非等中间地带的争夺 |
|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
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仅占48%。同期,德国、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一些“巨大的村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 A.殖民扩张 | B.工业革命 |
| C.政治制度 | D.宗教改革 |
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确立 | B.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
| C.贵金属在欧洲大量流通 |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
“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启蒙思想家这句话强调
| A.三权分立 | B.浪漫主义 |
| C.社会契约 | D.天赋人权 |
宗教改革使基督教信仰回归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其中的“隔阂”不包括
| A.《圣经》 | B.教皇 |
| C.教士 | D.繁琐的宗教仪式 |
有学者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 A.提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的思想 |
|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
|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社会契约 |
| D.促进了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