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际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实现: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奴隶),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这一分工最早出现于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罗马教廷建立了“东方事务部”“传教问题部”等海外传教机构;信贷机构,殖民贸易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纷纷建立。对以上现象出现的背景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 B.宗教改革引发的连锁反应
C.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D.殖民扩张的方式有所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

图中反映出1957年我国GDP增长率出现一个峰值,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因素有
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②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③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④一五计划的基本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湾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这一活动的举办表明
①两岸交流增添了新的渠道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广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中共发表这一宣言意图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打倒列强,除军阀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C.继续维持国共合作,将全民族抗战进行到底
D.实现国内和平,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联合第三国际”。下列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制定 B.正确揭示了当时中国的首要任务
C.实质是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深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