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致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扩充商务十条》
材料二 洋货入中国,则输半税;土货出外洋,则加重征。资本纵相若,而市价则不相同。洋货可平沽,而土货必昂其值,颠倒错紊,华商安得不困,洋商安得不丰?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一》
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关税“洋人仅完厘半”的状况?
(2)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3)这种现象产生了什么后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又处理411件事。
请完成:
(1)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3)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 什么特点?

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三次重大转变?请分别从原因、内容、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它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争结束后,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他居然能够柱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及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想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是俄国的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为什么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3)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的思想比较好”?“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是指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这一体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中共汲取苏联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措施(至少三项)。
(5)简要指出上述三则材料在经济手段上所体现出的相同之处和本质区别。

(1)假如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会如维新派所设计的那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吗?
(2)戊戌变法作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引起深刻的反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请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两个时期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相似历史条件是什么?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